临证时时顾胃气

发布时间:2018-04-20 14:47:05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临证用药要注意时时顾护胃气,如果只考虑本脏而忽略了脾胃,往往伤及脾胃,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云:“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那么脾胃之所得是“甘”,所以要用些甘味药保护胃。这在经典中也时有体现。


1.用药的配伍最能体现重视脾胃的思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伤寒论》中使用作用峻猛有毒的药品时,首先考虑对脾胃的影响而做适当的配伍。如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是逐水剧药,用大枣十枚煎汤服下,以顾护胃气。麻黄汤、大青龙汤、白虎汤以及附子的使用配伍甘草、大枣甘缓解毒。


2.药后的调护桂枝汤方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从用意上来看,不仅是以资汗源,也包含着温养胃气以防汗后伤正之意;服药禁忌“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原本是解肌发表,治疗表证,不说避风寒,而一再谆谆嘱咐不要伤脾胃。三物白散方后的“以白饮和服”及“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即是用白米汤来护胃气以防巴豆对胃肠的刺激,同时为了加强或抑制泻下作用,亦用热粥或冷粥调节,其目的都是借水谷以保胃气、存津液;十枣汤方后“得快下后,糜粥自养”强调了中病即止,并借糜粥以补养正气,使邪去而正不伤。


虽然脾胃为后天之本,但脾胃病相对轻缓,组方遣药力求平和。张仲景药后调护、保胃气的思想对我们现在消化病临床非常有指导意义。


养胃是“缓则之其本”的方法,其立法处方要根据脾胃的功能特性和生理特点。“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主降;二者一升一降,相辅相成。脾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胃为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暖喜温,胃喜柔喜润”。脾胃气虚者温养之,一般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党参炙甘草甘温,补气健脾,助脾运化。脾主运化而喜燥恶湿,脾虚则每易生湿,所谓“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白术苦温燥湿,云苓甘淡渗湿,湿去则脾行健运。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虽虚不宜蛮补,否则壅滞气机,所谓补脾宜轻灵,重在健与运,寓通于补,故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和胃,理气除痞消胀,并使补而不滞。木香行三焦之滞气,健胃宽中,醒脾消食;入砂仁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祛痰逐冷。温无过热之嫌,燥无劫阴之弊。脾胃阴虚者清补之,以沙参麦冬汤合白芍甘草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石斛甘凉濡润,滋养胃阴;白芍、生山楂、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益胃;一般加佛手、香橼、川楝子理气和胃,与养阴药合用,动静结合,使补而不滞;不可太甘,太甘则生湿,湿多则碍脾。


养胃治疗,要遵循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用重剂,药性宜平,药味宜甘,调和为主的原则,组方遣药应做到甘淡味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慎避辛香燥烈、破气攻下、苦寒滋腻之品。补不滞气,滋勿碍胃,皆以和法为主要治则,疏和、调和、清和,相宜而用。药食入胃,全赖胃气运化布施。


长期用药,脾胃已伤,运化功能减退,本来就饮食减少,食后饱胀,一般饮食都难以运化,如果用药不注意轻灵流通,会出现正虚不能运药、症状加剧。还要注意脾胃的升降特点,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是临床症状产生的主要机理。脾胃者,一脏一腑,居中央以灌四旁。脾主升,宜升则健;胃主降,宜降则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之升清有赖于胃之降浊,胃之降浊亦有赖于脾之升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脾虚不升必累及于胃而少纳,胃实不降亦转伤于脾而不运,消化功能紊乱,胃脘浊阴凝聚。脾之清气不升,则见神疲食少,纳谷不化,腹胀,泄泻;胃之浊气不降,则见痞满胀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便秘不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


欲迅速缓解CAG症状,减轻痛苦,必其气机条畅,升降有序,所谓“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调升降有很多方子,如果作为调升降的辅助药,常用炒谷麦芽各30g,这两味药配伍应用,有助恢复脾胃升降的升降功能。


比如治疗胃气上逆的嗳气,常用二陈汤合四逆散加谷麦芽各30g,有一定效果。调理脾胃升降不能一味降,也不能一味升。比如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在应用人参、黄芪、桔梗、升麻、柴胡等升补脾气时,还配伍枳实降胃;而治疗胃气上逆应用旋覆代赭汤降胃时,其中也用了人参升补脾气。


谷麦芽还可调和诸药,当应用药性较偏的药物时,常常出现不良反应,服药后感觉不舒服,如治疗肝胃郁热吐吞酸证时,常用左金丸合二陈汤、四逆散,但有时服药后胃脘不适,后来加上谷麦芽各30g,反应就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