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要重视和应用微观辨证

发布时间:2014-06-10 09:11:09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利用现代物理诊断可延长我们的视线,在判断疾病方面使人易于接受、顺应潮流。

如X线、CT、核磁共振、内窥镜、病理、检验等等可以延伸我们的望闻问切的诊断办法,对深层次的辨证治疗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如胃脘痛这个病随着内窥镜、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普遍开展在中医诊治胃脘痛的过程中,单纯采用中医传统四诊的观察方法难以对胃镜征象和胃粘膜纤维组织病理等微观形态作出确切辨别与判断。

如采用宏观上中医辨证这一基本原则结合微观胃镜病理形态特点灵活配伍中药来治疗本病能够提高疗效已被广大医师认同或不自觉地运用于临床。

从临床实践中探求西医学病因病机及演变的结合点。就胃镜下的粘膜形态、蠕动度、通畅度、分泌物、潴留物、纵径长度、病理组织等形态方面结合中医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可以证明一些问题。

一、粘膜形态:正常胃表现为光滑柔软、粘膜色泽红润均一。

胃粘膜病态:

⒈ 粘膜充血水肿——脾气虚和肝气犯胃。

⒉糜烂溃疡在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或肝胃郁热或脾胃虚寒兼有湿热征象者多。

⒊胃粘膜颜色偏红——胆汁郁积、胃热(含湿热及虚热)。

⒋颜色淡白——多属脾虚。

⒌苍白——贫血胃(气血亏虚)。

⒍颜色暗——瘀阻胃络。

⒎红色条索状充血如西瓜皮条纹——常见于肝病日久属气血亏虚。

⒏猩红色样细疹、樱桃色红斑改变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特征性表现——属肝郁或兼湿热,脾虚血瘀。

⒐胃粘膜变薄、色淡——脾虚。

⒑色红干燥——胃阴不足。

⒒粘膜下透见毛细血管网伴见粘膜颗粒、结节、鱼鳞状改变,红白相间,白相为主——常为肠上皮化生。

⒓根盘微隆起,表面褪色——异型上皮增生。

属脾虚胃热气滞血瘀错杂证候。李恩复教授善治这样的病证。我们也有成功的病例,肠上皮化生可以纠正过来,我院的健脾化食丸有效。

⒔皱襞粗大,充气后不能展平,伴多量粘液——脾胃虚寒,津液不化,痰湿凝滞。二陈汤、六君子汤等。

⒕胃粘膜粗糙呈大小不匀的疣状隆起,甚至是息肉样隆起——为湿热(热毒)、气血瘀滞。

⒖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淡白色——脾虚。

⒗胃粘膜出血(含陈旧性出血)——胃热伤络;脾气虚弱,不能摄血;气滞血瘀,血不归经。

⒘其中点状糜烂出血——以肝气犯胃为主。

⒙片状出血——肝胃瘀热为主。

⒚溃疡出血——肝胃郁热夹湿或脾胃虚寒为主。

⒛胃黄色瘤(斑)——多属脾虚、痰凝、血瘀。

21.胃底静脉充盈、曲张见青色瘀斑、瘀块——肝郁、脾虚、血瘀。甚至有门脉高压。中医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胃镜是很有好处的,没有这些资料,只能摸脉、验舌、问症状、望神色,这就是微观辨证的优势。

二、蠕动度与通畅度

胃镜下因受插管、充气影响、蠕动可比平时增多。

⒈胃蠕动无力、缓慢、功能性幽门关闭障碍——脾虚。

⒉蠕动亢进——临床较少见,在功能性幽门开放障碍可见蠕动频繁有力,且常出现逆蠕动——胃气上逆。

⒊胃镜下见诱发恶心后胃粘膜疝入食管后,甚至贲门弛缓,齿状线上移等食管裂孔征象,病程短者常为肝气犯胃;病程长者为脾胃虚寒、气血瘀滞。西医治疗就是手术,效果不好,吃中药确实有效果。

三、分泌物与潴留物:正常胃经12小时空腹后胃液平均为50ml,无色或灰白色,透明,含少量粘液,无食物残渣。

⒈胃镜下见食糜辨证为食积(保和丸主之)主要见于脾虚肝郁证。

⒉胃内见痰浊,辨证为脾不健运,痰湿中生。

⒊胃内分泌物呈大量清稀水样属痰饮范畴,为脾阳虚弱,湿从内生,聚而为饮。如果病人有口吐清水、涎末,吴茱萸汤主之,效果很好。

⒋胃内见分泌物质粘、秽浊为脾胃虚弱。

⒌见黄绿胆汁辨证多属肝胃郁热,多夹湿邪。治宜清肝利胆。分泌物少,甚至粘膜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损伤。

四、胃纵径长度:胃镜插管部在到达幽门孔时一般为60~80cm,不足60cm为纵径过短,辨证为痰饮中阻,胃阴不足或脾胃虚寒;超过80cm有胃下垂可能,辨证为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肝气犯胃亦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