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病,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有六不治,第六条体现的是不信任医道不必治也,今天仍有类似面孔。它涉及心身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与患者有关,与医生也有关系,最大的问题还是与社会、自然有关。所以在现实社会里,我们中医在临床上欲取得好的疗效,一方面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取得病人甚至包括其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极为复杂的病情,我们治疗中不可能都是一次辨证就那么十拿九稳,有时需要反复学习、实践和辨证,才能找到相应的规律,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一个过程,只有患者和医生相互配合方可使治疗方案顺利进行,且可获得临床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在平时一些病人来诊时常把原来中西诊治情况和吃药的反应告诉我们,这些经验书本上是没有记载的,只有取得病人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辨证论治中少走弯路而提高医疗水平,如有一患者,韩某,女性,70岁,农民,患糖尿病,血脂略高,心脏稍有不适,常有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长时间并存,吃了我将近十年中药,血糖始终稳定在正常值略高一些水平,而2008年一年未来就诊,我觉得奇怪,待至2009年2月份来诊,从望诊病人与以前似变了一个人一样,消瘦苍老,述不能饮食,右上腹部及胁肋不适,大便干燥难解,行上消化道造影:胃下垂,问及这一年来如何治疗,回答说找西医诊治,常服二甲双胍
此案患者原本深信医者,连服10年汤药,而突然停药一年后来诊,病人衰退大半,又来服中药将西药全部撤完,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医患双方目前很满意,这岂不是体现了“信者为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