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候特点进行加减,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更能提高疗效。对证候的辨识和用药主要参考2009年的“中医共识”和2010年的“中西医结合共识”。
“中医共识”将本病定为六个证候: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中西医结合共识”也分为六个证候,和前者比较,少了“阴血亏虚证”,增加了“热毒炽盛证”。2003年的“中西医结合共识”本来有阴血亏虚证,只是这次修改去掉。从证候分布来看两者非常一致,结合临床报道和我们的临床实践,认为这两个共识基本反映了本病辨证论治规律。下面谈一谈对这两个“共识”的理解和运用。
1.大肠湿热证
“中医共识”:主症:①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②舌质红,苔黄腻。次症:①肛门灼热;②里急后重;③身热,小便短赤;④口干口苦,口臭;⑤脉滑数。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中医共识”证候确定标准都是“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
“中西医结合共识”:主症:①腹泻黏液脓血便;②腹痛或里急后重;③肛门灼痛;④舌苔黄厚或腻。次症:①身热;②口干口苦;③小便短赤;④脉滑数或濡数。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第①项必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①项加次症3项即可。
大肠湿热证的证候要素两个共识都包括了,主次症的归属有些差别。“腹泻,便下黏液脓血”是本证型的基本特征。很多情况下没有腹痛,而且不管有无腹痛,不影响对大肠湿热的判断,所以,主症中可以没有腹痛。而里急后重也未必都是湿热。肛门灼热者多、灼痛者少,在“中西医结合共识”中虽然放在主症,但可不必具备,所以视为主症无妨。“中西医结合共识”没有舌质的描述,本证舌质红者多,也可不红,舌质红与不红是热的程度和深浅的表现,一般不能淡,否则当归入寒热错杂证。次症的出现增加证候诊断的分值。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中西医结合共识”是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中西医结合共识”芍药汤原方:芍药、黄芩、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甘草。“中医共识”:用芍药汤去大黄、槟榔。加白头翁、生地榆、白蔹。用生甘草,加强解毒力量。
溃疡性结肠炎在活动期黏液脓血便形成的病机为肠道湿热,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
对于大肠湿热证,加减乌梅丸基本方去干姜、川椒,加白头翁15-30g、大黄炭3-6g、马齿苋15-30g。
针对大肠湿热用药主要有: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苦参、白头翁、马齿苋、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一般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苦参比较多,如果有湿热化燥、入血伤阴趋势则用马齿苋、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等。
2脾虚湿蕴证(“中西医结合共识”称为脾气虚弱证)
“中医共识”:主症:①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②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次症:①腹痛隐隐;②脘腹胀满,食少纳差;③肢体倦怠,神疲懒言;④脉细弱或细滑。
“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主症:①腹泻、便溏,有黏液或少量脓血;②纳差食少;③肢体倦怠;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次症:①腹胀肠鸣;②腹部隐痛喜按;③面色萎黄;④脉细弱或蠕缓。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第①项必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①项加次症3项即可。
“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将纳差食少和肢体倦怠两项归入主症,而证型确定是具备主症2项即可,似乎不能全面概括本证特点,归入次症感觉更合适。感觉除了大便和舌象,脉象应该必备。比如以上面任何舌、症组成一组症候群,如果出现阳脉、实脉,则即刻改变证候性质。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助运(“中西医结合共识”称为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药:“中西医结合共识”用参苓白术散原方去陈皮: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甘草。”中医共识”则去白扁豆、莲子肉。加黄连、木香、地榆。
“中西医结合共识”纯属辨证论治,而”中医共识”加香连、地榆则掺杂了辨病论治。
在临床常常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即便没有明显的湿热表现也多使用些苦寒燥湿药,将加减乌梅丸中的苦寒药减少用量,加党参10-30g、山药15-30g、薏苡仁15-30g、莲子15-30g。
3寒热错杂证
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迁延、反复难愈,所以患者亦虚亦实,寒热互呈,所以本证临床多见。一般来说寒热错杂往往伴随虚实夹杂,证情复杂,在证候确定的时候,比较困难。但也有容易的一面,就是观察脉症不符,舌症不符,舌脉不符等几种情况。
“中医共识”主症:①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②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次症:①腹痛绵绵;②四肢不温;③腹部有灼热感,烦渴;④脉弦,或细弦。强调了舌症不符情况。
“中西医结合共识”主症:①黏液血便;②腹痛绵绵,喜温喜按;③倦怠怯冷;④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次症:①便下不爽;②口渴不喜饮或喜热饮;③小便淡黄;④脉细缓或濡软。主症较前增加了两个,而且证型确定:主症①、②必备,再加1项主症或1-2项次症即可,却又把舌象淡化,据此不好掌握。
寒热错杂的情形非常多。这也是临床报道的经方、验方总是寒热并用,补泻共施的缘故。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中西医结合共识”:温阳健脾,清热燥湿)。
方药:“中西医结合共识”用乌梅丸原方:乌梅肉、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川椒、干姜、细辛。”中医共识”:桂枝易肉桂,去川椒。
对本证则用加减乌梅丸原方。
4肝郁脾虚证
“中医共识”:主症:①腹痛即泻,泻后痛减;②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次症:①大便稀溏,或黏液便;②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③嗳气不爽,食少腹胀;④舌质淡红,苔薄白;⑤脉弦或弦细。
“中西医结合共识”:主症:①下痢多因情绪紧张而发作;②腹痛欲便,便后痛减;③胸胁胀闷;④脉弦或弦细。次症:①善太息;②嗳气;③食少腹胀;④矢气频作;⑤舌质淡红,苔薄白。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第①项必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①项加次症3项即可。
“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是肝气乘脾的典型见证,一般临床掌握的情况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有其他的主次症则增加分值,没有也不影响证候的确定。所以“中医共识”的第二个主症可以不具备。而”中西医结合共识”更是把“下痢多因情绪紧张而发作”做为诊断必备,则需要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为很多情绪紧张做为诱因的疾病,具体辨证论治时却落实不到肝气上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紧张则汗出、心悸等。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中医共识”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药物:陈皮、炒白术、炒白芍、防风、炒柴胡、炒枳实、党参、茯苓、炙甘草。“中西医结合共识”则单用痛泻要方(陈皮、白术、芍药、防风)加减。
痛泻要方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效。《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则之实,脾则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方中白术苦温,补脾燥湿,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配伍,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燥湿以助止泻,为脾经引经药,故为佐使药。本证治法“疏肝”不如“柔肝”更恰当。2003年”中西医结合共识”有四逆散,本次修改删去,未知出于何种考虑,其实主要去掉了柴胡和枳实,就真正腹泻便脓血来说枳实当慎用。
加减乌梅丸立法依据本就有肝脾不调,所以治疗本证常常以原方加柴胡6g、防风10g,胁肋胀满、少腹胀痛有时也加醋香附6-10g、川楝子6-10g。
5脾肾阳虚证
“中医共识”主症:①久泻不止,夹有白冻,甚则完谷不化,滑脱不禁;②形寒肢冷。次症:①腹痛喜温喜按;②腹胀,食少纳差;③腰酸膝软;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⑤脉沉细。“中西医结合共识”主症:①久痢迁延;②脐腹冷痛,喜温喜按;③腰膝酸软,形寒肢冷;④舌质淡胖,苔白润或有齿痕。次症:①腹胀肠鸣;②面色白;③少气懒言;④脉沉细或尺脉弱。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第①项必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①项加次症3项即可。
两者包括了本证的基本要素。
治法:“中医共识”健脾补肾,温阳化湿。主方: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药物:党参、炮姜、炒白术、炙甘草、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中西医结合共识”:温阳祛寒,健脾补肾。方药:附子理中汤。药物: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四神丸以补骨脂补命火,散寒邪,为君药;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均为臣药;五味子收敛固涩,是为佐药;生姜暖胃散寒,大枣补益脾胃,同为使药。共成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恰好符合脾肾虚寒“久痢迁延”病机。2003年“中西医结合共识”原来就有四神丸,不知为什么去掉。从近年来的报道看,四神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很是常用。
对此纯虚寒证,加减乌梅丸中去黄连、黄柏、苦参、木香,加补骨脂10g、肉豆蔻3-6g、吴茱萸3g、五味子6g。
除以上两共识共有的证候外,“中医共识”还有“阴血亏虚证”;主症:①排便困难,粪夹少量黏液脓血;②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次症:①腹中隐隐灼痛;②午后低热,盗汗;③口燥咽干;④头晕目眩,心烦不安;⑤脉细数。治法:滋阴清肠,养血宁络。主方: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药物:黄连、阿胶(烊化)、当归、太子参、生地黄、麦冬、白芍、乌梅、石斛、山药、炙甘草。
排便困难、临厕虚坐怒责,伴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即可考虑阴血亏虚,次症可有可无。加减乌梅丸去干姜、川椒、黄连、黄柏、苦参,加生地黄15g、山茱萸10g、山药15g、太子参15g、麦冬10g。
以便秘为主的直肠溃疡性结肠炎,常常表现为“排便困难,粪夹少量黏液脓血”,可伴里急后重,但没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有阴虚的因素,但以“湿热阻滞、气机不畅”病机为主,治法、方药和阴血亏虚有区别。
“中西医结合共识”还有“热毒炽盛证”,主症:①发病急骤,暴下脓血或血便;②腹痛拒按;③发热;④舌质红绛,苔黄腻。次症:①口渴;②腹胀;③小便黄赤;④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加减。加减:便下鲜血、舌质红降者,加紫珠草、生地榆、生地;高热者,加水牛角粉、栀子、金银花;汗出肢冷,脉微细者,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
2003年的“中西医结合共识”还有血瘀肠络证主要证候:①腹痛拒按,痛有定处;②泻下不爽;③下利脓血、血色紫暗或黑便;④舌紫或有瘀点、瘀斑;⑤脉涩或弦。次要证候:①肠鸣腹胀;②面色晦暗;③腹部有痞块;④胸胁胀痛;⑤肌肤甲错。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舌象必备加次证2-3项。
治则:活血化瘀,理肠通络。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勺、红花、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小茴香、乌药、肉桂)。加减:腹满痞胀甚者加枳实、厚朴;腹有痞块者加山甲珠、皂角刺;腹痛甚者加三七末(冲)、白芍;晨泄明显者加补骨脂。
除以上加减乌梅丸结合辨证论治外,在临床上还可遇到以下几种特殊证型:
1.肠道积滞,腹气不畅。
临床表现:里急后重,便意频频,肛门窘迫不舒,下腹坠胀。
枳实导滞丸枳实6-10g,大黄炭3-6g,黄连3-6g,黄芩6-10g,当归15g,白芍15-30g,甘草6-10g,地榆15g,白术30g,党参10-15g,厚朴6-10g,木香6-10g,炒槟榔6-10g,干姜3-6g。
2.气虚欲脱。中焦虚寒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腹泻,大便每日6-8次,稀水样便,伴有粘液脓血,腹痛,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归脾汤:黄芪15-30g,党参15-30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0-15g,阿胶6-10g,炮姜6-10g,炒艾叶10g,白芨10g,海螵蛸15g,炒侧柏叶15g,仙鹤草30g,地榆炭30g,木香6g,三七粉3g(冲服)。
3.血热妄行。湿热伤络血热妄行
十灰散:当归15g,白芍15g,阿胶10g,金银花15g,黄芩炭10g,败酱草15g,仙鹤草30g,侧柏叶15g,蒲黄炭10g,槐花炭10g,荆芥炭10g,地榆炭30g,茜草炭10g,甘草10g,焦山楂15g。
4.便秘型溃疡性结肠炎。
增液汤加味:麦冬18g,生地18g,玄参30g,当归15g,白芍30g,桃仁10g,火麻仁20g,大黄炭10g,枳实10g,白术30g,牡丹皮10g,甘草6g,金银花15g,地榆15g。一般苦寒药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