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即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多见,标实以风、火、痰、瘀为主,临床详察其标本虚实,对本病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扶正祛邪是其大法,根据历代医家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以确认“血瘀”存在于中风病的始末,活血化瘀法也为临床医者广泛采用。王老师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时绝不是机械地应用。她常谈到,六淫邪气有寒热之别,内伤七情有喜怒之分,此外尚有饮食不慎、外伤、痰饮、瘀血等致病因素,在几种致病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应分清标本缓急、孰轻孰重,只有细致入微的诊察,方能做到明察秋毫,以行正确治疗。而瘀血本身虽是异物实邪,但瘀血的成因则有多种,有气虚、阴虚、血热、寒凝、痰阻等,因此必须详辨寒热虚实。中风一证,常数种邪气并存,不可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必须审证求因,标本共施,更不可为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所束缚。即便是出血,也为离经之血,可活可化,即古训“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意。否则将难以起效,总之,决不可脱离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但应明辨邪气的性质便以祛邪之法;恢复期,扶正为主,亦要详察五脏的阴阳盛衰,审其虚之所在而扶之。
1.1 急性期
急则治其标,当以祛邪为主,其邪“血瘀虽十居其七,但亦不可忽视“瘀”之由来,可由痰热、气滞、血热、腑实等所致,因而可见到痰热致瘀、气滞血瘀、胃肠实热致瘀、血热致瘀等不同证型,应针对其致瘀之因施治,故有清热化痰散瘀、行气活血化瘀、通腑泻热化瘀、清热凉血散瘀等不同之法。
1.1.1 痰热致瘀
本证型多见于50—60岁,患者体质肥胖,有烟酒嗜好,使湿热内蕴,痰热内生,阻滞脉络,血行不畅而致瘀。临床表现除中风的主症外,可兼见面赤气粗,口臭,痰声漉漉;甚则突然昏仆,牙关紧闭,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滑数、治以涤痰清热、活血化瘀或辛凉开窍、涤痰活血化瘀法。可选用温胆汤或安宫牛黄丸加以活血化瘀之品。
1.1.2 血热致瘀
本证由于心肝火旺,灼伤津液,煎熬成瘀;或热迫血行,溢于脉外,离经致瘀。临床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头痛头晕,面红耳赤,恶心呕吐,突然昏仆,抽搐项强,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凉血化瘀法,配以辛凉开窍,方选苏蛭地黄汤加减。
1.1.3 胃肠实热
本证患者素体壮实,脾胃实热,每遇饮食过饱,热与食结,阻于肠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逆于清窍,瘀血气阻,壅塞脉络而发病。临床表现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头痛头晕、痛在前额面红鼻赤,口臭气粗,口干渴饮,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大承气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1.1.4 气滞血瘀
本证患者素日性情急躁,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肝失疏泄,气血逆乱发为中风、临床表现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头痛头晕,胸闷太息,烦躁易怒,舌紫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治以行气活血、镇肝熄风法,方选疏肝失笑熄风汤加减。
以上为中风急性期常见的四种类型,但临床所见并非单纯出现,常夹杂而至。其中尤以兼见胃肠实热者居多。王老师认为通腑泻热法应用恰当,不尽可使邪有出路,减轻患者症状,而且还可起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临床观察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与现代医学对脑水肿的认识是相吻合的。因此临床应重视通腑泻热法的运用。但此类药物苦寒之品居多,量大久用,必伤及胃气,使气血生化之源匮乏,为恢复期治疗带来困难,应中病即止。
以上四法为中风病急性期祛邪四法,即以涤痰清热、清热凉血、通腑泻热、疏肝熄风为主,进行病因治疗;活血化瘀为辅,针对病症施用。应用过程中尤需注意,一但祛邪大半,即当以扶正祛邪,以免徒伤正气,于疾无益。
1.2 恢复期
中风患者一旦经过急性期的救治,实邪已去其大半,逐渐显露本虚征象,即当重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此时如何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是疾病康复的关键。
历代医家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扶正祛邪的关系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近代《河间六书》中载有以四物汤养血为治;清代王清任倡“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之说,创益气活血大法,其补阳还五汤至今广为后人应用;唐容川《血证论》有“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之论,认为祛瘀是其主要治法;现代王永炎教授提出“血瘀对中风的发病极为重要”,祝谌予教授谈到“治疗半身不遂当以活血化瘀为主”。
综观以上各家论述,各有侧重。王老师在各家论述的基础上,采各家之长,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提出恢复期的治疗原则,即“扶正必调其脏腑”,使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代谢正常;祛邪宜“痰瘀并重”。
王老师认为,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实为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方剂,但应用日久,往往有拙手之感。其方只重视了气虚的一面,缺忽视了阴虚、阳虚的存在,即便是气虚,亦有脾肺气虚,心气不足之别;活血化瘀而忽视了痰阻的一面。
关于痰与瘀的关系,王老师认为二者同出一辙,临床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互相孳重。血瘀气阻,肝失疏泄,脾气被勊,失于运化,停湿蕴热,水受热煎,变成痰浊,是故王纶《名医杂著》中论:“血浊气滞则凝而为痰”;痰浊为有形实邪,一旦形成,入经络,阻碍气血运行,停滞而为瘀。痰瘀互生,共同为患,瘀血日久,入络而成“死血”;痰浊不化,日久成“宿痰”,以致入络达隧,难解难化。因此必须注意祛痰一法在中风恢复期的应用。
基于以上观点,王老师提出了“补脾肺”、“益心气”、“滋肝肾”、“温脾肾”的扶正四法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的祛邪法为主的治疗。现将此期各分型及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2.1 脾肺气虚,痰瘀阻络
本证患者常由于肺脾气虚,气虚无力以行血,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而致。临床表现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气短自汗,面色 白,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法。以补阳还五汤加健脾化痰之品,一则可绝痰浊生化之根,二则亦助气血生化之源。
1.2.2 心气不足,痰瘀阻络
本证患者在脾肺气虚的基础上,常兼见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等心气不足的症状。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法,可以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健脾化痰之品。
本证患者除脾肺气虚之外,应重视心气不足的治疗。因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加重血瘀。就现代医学研究看,生脉散除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外,尚有改善脑循环、促进脑细胞恢复的功能。
以上两型均是采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味治疗的。在应用此方时尤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王老师在观察不少患者在应用此方后反而出现气短乏力、肢体乏力加重等症状。究其原因,现代不少医者,因受现代医学“瘀血”的影响,动辄以大剂破血化瘀之品,却无视气虚的存在,虚其虚也。这样反而徒伤正气,加重病情。因此,王老师认为在应用本方时仍应宗王清任先师创补阳还五汤之意,重用黄芪而少佐活血化瘀之品即可。
1.2.3 脾肾阳虚,痰瘀阻络
本证多见于体质肥胖的患者,因脾肾阳虚,阳虚生内寒,寒性凝滞,血得寒则泣而不行,脾阳不振,化生痰浊,痰浊阻络而致。临床表现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手足不温,腹胀便溏,纳差,舌质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治以益气回阳,化痰活血法,方以通脉地黄汤加减。
治疗本证患者应慎用桂附温燥之品,以免助火升阳,使疾病复发。当选用仙灵脾,巴戟天等温润之品,温阳而不燥,以达阴中求阳,使得收效稳妥,而无伤气耗血之虞。
1.2.4 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本证患者肝肾阴虚,阴液亏损,水亏火旺,煎熬血液而致瘀,临床表现除中风主症外,常兼见:头痛头晕,五心烦热,口渴便干,腰软耳鸣,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活血化瘀法,方选地黄竭桃汤加减。
在应用此方时应注意,因瘀血阻滞经络,对中风患者,虫类药物为医者可用,孰不知此类药物虽能驱风,但亦能燥伤阴液,因此应减量或不用,以免更伤阴津。
以上是王老师在治疗中风时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王老师在临床辩证、处方遣药时虽不拘一格,但又丝丝入扣,入证必精雕细琢的学术风格。
2.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病属中医“痰湿”、“浊阻”的范畴。王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以“痰湿”、“浊阻”为其标,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为其本,当脏腑的功能失常,不能相互承制,痰湿、瘀浊阻塞脉道,形成膏脂。基于上述理论,王老师在临床上采用“滋肾阴,益脾气、潜肝阳”及“化痰湿、行瘀血”的标本同治法。现将各证型分述如下:
2.1 痰浊型
本证患者多体质肥胖,嗜食肥甘,临床表现为:头脑沉重,眩晕痰多,胸闷脘痞,恶心欲吐,苔白厚腻,脉滑数或弦滑。治以健脾利湿、化浊降脂。方选化浊降脂汤、由陈皮、半夏、胆星、首乌、山楂等组成。
2.2 气虚血瘀型
本证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神疲,肢软乏力,颜面浮肿,腹胀纳呆,腰膝酸软,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白厚或薄白,脉沉涩或濡缓。治以益肾健脾。活血化瘀法,方以益气活血降脂汤,由人参、首乌、黄芪、山楂、水蛭等组成。
2.3 阴虚型
本证患者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健忘,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弦细,治以滋阴养肝,抑阳降脂,方以滋阴降脂汤,由首乌、山楂、泽泻、天麻、山萸肉等组成。
由以上王老师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治法及方药可充分体现出其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整个治疗过程,以《内径》阴阳平衡、脏腑辨证为指导,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调整内环境,使之平衡,以达体内物质代谢正常,血脂下降的目的。治疗本病,调先天肾之阴阳,使之阴平阳秘,理后天脾之盛衰,纳运如常生化气血;滋肾阴、潜肝阳,使之疏泄有序,气机调达,水津四布以运周全身转化以为常。故调肝、脾、胃治其“本”;祛痰化浊,调气行瘀为祛邪大法治其“标”。标本同治,使阴阳平衡,脏腑调化正常,痰浊瘀血不得瘀滞体内而达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