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能够在24~48小时以内自行终止的心房颤动,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为当心房颤动发生时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当发作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时,可口服普罗帕酮、胺碘酮,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应用肺静脉口节段性消融术或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由于上述治疗方法副作用多、控制复发不理想、费用较高等因素,致使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仍是目前医学界的难点。
邢月朋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尤为擅长。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目前西医没有理想控制方法的前提下,邢老师运用中医药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属心悸、怔忡范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心动悸”。其病位在心,主要症状为心悸,常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邢月朋老师认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机为本虚标实,尤以本虚为病机关键,其中宗气不足、心肾阴虚为本,痰热、瘀血、寒热错杂为标。宗气具有推动呼吸和运行营血的功能,宗气不足则出现气短、低语懒言及血脉凝滞的表现。《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多为中老年且发病时均有呼吸气短、低语懒言等宗气不足的表现。所以邢老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多从补益宗气入手。
一、辨证施治
㈠虚证
⒈宗气不足型 症见胸闷、气短、善太息,心悸阵发性发作,神疲倦怠,饮食可或有食少纳呆,二便调,睡眠可,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或沉缓。以益气升降汤为主方。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30g,生晒参10g,桔梗10g,枳实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甘草6g。方中重用生黄芪补宗气为主,生黄芪味甘、性温,脾肺之气兼顾,并具升阳之性,故对宗气不足、大气下陷者尤宜;人参味甘、微苦而温,大补肺脾心之气;人参、麦冬、五味子相配,重在补益心肺之气,加强宗气“贯心脉”、“走息道”的功能,而使“生脉”之力益显。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枳实理气中之滞,与桔梗配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升清降浊,使宗气得以布散;甘草甘缓调和诸药。
例1王某,男,46岁,干部。2004-03-19初诊。患者诉胸闷,气短,心悸阵发性发作,心中紧缩感,饮食可,二便调,睡眠可,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曾在某医院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交替出现。某医院应用胺碘酮无明显疗效。目前口服心律平、潘南金、辅酶Q10;2004-02-24某医院心脏彩超:左室(LV)51mm,左房(LA)31mm,左室射血分数(EF)49%。查:血压140/85mmHg,脉率72次/分。心电图: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宗气不足,方选益气升降汤加减:黄芪40g,知母12g,枳实12g,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晒参10g,西洋参10g,炙甘草6g,桔梗12g。5剂,水煎服。2004-03-23二诊,自觉心悸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已自行停服心律平2日,上方继服7剂。2004-04-15电话随访,自行停服中药汤药后未发生心悸、胸闷症状。
⒉心肾阴虚型 症见心悸虚烦,头昏少寐,倦怠健忘,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以天王补心丹为主方。方中生地滋阴养血,元参、天冬、麦冬甘寒滋润清火;丹参、当归补血养血;人参、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敛心安神;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例2魏某,男,62岁,农民。2005-03-18初诊。心悸、乏力阵发性发作4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目前每日均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当时有心悸、乏力、烦躁、气短等,持续4~6小时方可终止,目前心律平50mg,异搏定5mg,潘生丁20mg,均日3次口服;咽喉不痛,饮水不多,睡眠欠安,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目前口服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查:血压110/60mmHg,心率68次/分,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双下肢无水肿。心脏彩超:左房相对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EF)77%,左房35 mm、左室55 mm;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7次/分,V4~6之ST段压低≥0.05 mv。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肝火上亢。治以滋阴补肾,交通心肾,清肝降火,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12g,熟地12g,天冬12g,麦冬12g,沙参12g,元参12g,明党参12g,党参30g,丹参12g,黄芪30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五味子10g,当归12g,石菖蒲10g,远志10g,桔梗12g,龙齿30g,甘草6g,延胡索30g,夏枯草12g,黄芩12g。5剂,水煎服。2005-03-23二诊。诉心悸明显好转,治疗前每日均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持续4~6 小时方可终止。服药后心房颤动发生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乏力明显改善,自觉步行有力,但在端水、提水时自觉有早搏,饮食可,二便调,睡眠改善,有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患者遵医嘱已停服心律平、异搏定、潘生丁。血压120/75mmHg,脉率76次/分,心律规整。上方将延胡索加至40g,5剂,水煎服。
⒊心脾两虚型 症见心悸怔忡,体倦乏力,潮热多汗,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以归脾汤为主方。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白术、木香健脾理气,茯神、远志、枣仁养心安神,姜、枣、草和胃健脾,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例3胡某,女 ,70岁。2005-03-28初诊。患者诉心悸阵发性发作,既往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病史4年,高血压病史4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4年,每年发作1次,已连续4年,多于春季因感冒咳嗽而诱发。偶有心悸,活动后心跳不规则,大便每日3~4次,不成型,纳少,寐差,舌淡苔白,脉弦,血压150/75mmHg。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 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心脾两虚,方选归脾汤加减:夏枯草10g,元参10g,黄芩10g,黄芪30g,党参30g,炙甘草6g,桔梗12g,茯苓15g,茯神15g,山药30g,白术12g,扁豆12g,陈皮10g,砂仁10g,龙眼肉12g,远志10g,五味子10g,乌梅10g,肉桂3g,生晒参6g,黄连10g,吴茱萸3g,延胡索30g,生地15g。2005-04-01复诊,患者自觉心悸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耐量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血压130/75mmHg,脉率71次/分,心律规整。
㈡实证
⒈痰热扰心型 症见心悸易惊,心虚胆怯,心烦易怒,睡眠多梦,食少口苦,大便粘腻不爽,舌红苔黄厚,脉弦数。予温胆汤加减。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
例4 朱某,女,69岁,工人。2005-02-04初诊。诉心悸阵发性发作10年,在市某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以往每年发作1次,近3年每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2~4小时,经休息可自行终止。平素心悸易惊,心虚胆怯,心烦易怒,睡眠多梦,食少口苦,烧心泛酸,口干多饮,大便粘腻不爽,下肢水肿,多汗,舌红苔黄厚,脉弦数。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5次/分,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痰热扰心,方选温胆汤加减:橘红10g,半夏10g,茯苓12g,枳实12g,竹茹12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泽泻12g,猪苓12g,车前子15g,甘草6g,党参30g,麦冬12g,瓦楞子15g,海螵蛸15g,浙贝母10g,牡蛎12g,生麦芽30g,石斛15g。2005-03-21二诊,心悸、口干、下肢水肿减轻,去竹茹、猪苓、车前子、石斛,加莱菔子30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2005-04-04三诊,诉言语多则心悸,观看电脑1~2小时易发作心悸,自测脉搏有间歇,胸部灼热感,脉细。加生黄芪30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栀子10g。患者诉自服药2个月以来未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
⒉瘀血阻滞型 症见胸闷、胸痛阵发性发作,牵扯肩背,心悸怔忡,舌暗有瘀斑、瘀点,口唇紫暗,脉涩。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电图有ST-T动态改变者。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四逆散行气和血而疏肝,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互相配合,使血活气行,瘀化热消而肝郁亦解。
例5张某,男,56岁,干部。2005-03-21初诊。主诉心悸、胸闷、头晕阵发性发作1年,在省某院诊断为“1.高血压病2级
高危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目前口服卡维地洛10mg
每日一次、氨氯地平5mg 每日一次。患者自觉心悸、胸闷、胸腹部烧灼感阵发性发作,持续数秒,伴左肩部沉紧不舒,时有躁热,食欲不振,饮水可,口干,尿有余沥,大便正常,睡眠安,舌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涩。查:血压120/75mmHg,脉率78次/分,2005-02-23省某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交替出现;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EF)68%。我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8次/分,Ⅱ、Ⅲ、aVF、V3~6之ST段压低≥0.05mv。西医诊断:1.高血压病2级 高危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瘀血阻滞,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赤芍12g,生地15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10g,桔梗12g,柴胡10g,川牛膝12g,川芎12g,夏枯草10g,元参12g,黄芩12g,知母15g,黄连10g,栀子12g,麦冬10g,五味子10g,党参30g,西洋参10g。5剂,水煎服。2005-03-26二诊,诉服中药汤药期间无心悸、胸闷、胸腹部烧灼感等症状发生,上方继服7剂。
⒊阴虚火旺型 症见心悸,烘热汗出,面赤溲黄,大便干结,口干多饮,唇燥,舌红脉数。治以滋阴泻火。予当归六黄汤加减为主方。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育阴养血清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坚阴,倍用黄芪,益气固表。
例6李某,女,52岁,工人。2005-04-04初诊。心悸阵发性发作2年,曾在市某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口服阿替洛尔12.5mg 每日二次。诉心悸阵发性发作,烘热感,易出汗,口干喜饮,双目难睁喜凉,谈话时气短明显,睡眠差,进食可,大便略干,小便黄,月经紊乱1年,末次月经为2005-01-26,舌红苔黄,脉数。查:血压140/80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3次/分。心脏彩超: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市某院2005-01-16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交替出现。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阴虚火旺,方选当归六黄汤加减:夏枯草12g,元参12g,黄芩12g,黄连12g,黄柏10g,生地15g,熟地15g,黄芪30g,知母10g,党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2g,菊花12g,青葙子12g,桑叶10g,炒枣仁15g,柏子仁15g,甘草6g。4剂,水煎服。2005-04-08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均减,血压130/70mmHg,脉率78次/分,继服7剂。
⒋寒热错杂型 症见心悸阵发性发作,伴饥饿感、胃脘烧灼感,少量进食略缓解或不缓解。平素易饥饿,稍进食觉有气上顶;大便干而不爽,头晕、口苦,睡眠差,早醒,舌暗苔薄黄,脉弦。证属寒热错杂。以乌梅丸为主方。乌梅丸本为《伤寒论》中治疗厥阴病之胃热肠寒蛔厥证主方,厥阴病的提纲证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此为应用乌梅丸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证要点。乌梅既能滋肝又能泄肝,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温脏祛寒,黄连、黄柏清胃热,当归、人参补养气血,共奏滋阴泄热、温阳通降之功。
例7李某,女,83岁,2005-03-02初诊。患者诉心悸阵发性发作,头晕,口苦,睡眠差,大便干,须服用通便灵或番泻叶,有下坠感。有饥饿感,进食则觉有气上顶,舌及下唇颤动,舌暗苔薄黄,脉弦。血脂:总胆固醇8.22 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83次/分,未见异常。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钙化关闭不全(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2005-02-20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交替出现。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
寒热错杂,方选予乌梅丸加减:乌梅6g,台党参15g,川椒3g,干姜3g,川附子3g,黄连6g,黄柏6g,当归10g,柴胡10g,黄芩10g,赤芍10g,枳实10g,郁李仁10g,火麻仁10g,甘草3g,柏子仁12g,川芎6g,天麻6g,防风6g,荆芥6g。如有恶心则加生姜2片、大枣2枚。2005-03-07二诊,诉心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头晕减轻,上方去川芎、天麻、防风、荆芥。
二、兼证的治疗
邢月朋老师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过程中十分重视兼证的治疗。他认为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高血压病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疾病属于中医所说的“夙根”、“伏邪”,是诱发或加重主证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⒈兼有咽喉不爽、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咯痰、唇周疱疹者加金银花15~30g,连翘15g,板蓝根15g或银翘散。
⒉既往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控制不理想,兼见头目不清、口苦者加夏枯草15g,元参15g,黄芩15g。
⒊兼见咯吐黄痰者加芦根30g,鱼腥草30g,冬瓜子20g,薏苡仁30g。
⒋既往慢性鼻炎、鼻窦炎病史,兼见鼻塞、脓涕者,加辛夷10g,鹅不食草30g,薄荷10g,白芷10g。
⒌大便干燥者加酒大黄6g或柏子仁30g,郁李仁15~30g,火麻仁15g或决明子12~30g;大便不畅者重用枳实30g,枳壳15g。
⒍兼见牙龈肿痛者加黄连10g,升麻10g,生石膏30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
⒎兼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者,为心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所致,加二仙汤,即知母12g,仙茅10g,淫羊藿15g,黄柏10g,巴戟天10g,当归10g。
⒏烦躁或性情急躁者,根据《伤寒论》“心烦懊憹者,栀子豉汤主之”,可加栀子10g,淡豆豉10g。
⒐兼有糖尿病见口渴多饮、易热汗出者,加地骨皮30~60g、黄连10~15g。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可长期迁延不愈,并向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方向转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次数、缩短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临床是可行的,疗效是满意的,在目前有着西医、西药不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