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以胸痛、胸部憋满闷滞感、心悸为主要表现,病情常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
导致本病原因很多,一为七情内伤,情志郁结,或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不畅,血随气瘀的心血痹阻;二为饮食失节,膏粱厚味,或久坐、多卧、缺乏运动而致肥胖气衰,使痰气互结,气血流行受阻发为本病;三因年老肾精已亏,精不化血,脉道不充,血液流行乏力而不畅,发为本病。因此,临床分型不外“虚实”两大类。
实证类型
⒈瘀血停着
主证:胸痛如绞如刺,定着不移或入夜更剧,舌质紫暗,脉沉涩。
病机:瘀血停着,闭阻心脉。
证属血瘀心胸,闭阻气血,脉道不通而疼痛定着不移,因血属阴,夜为阴时,阴得阴时则疼痛入夜更甚。
诊断:真心痛(心绞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以失笑散、活络效灵丹化裁
生蒲黄
⒉气滞血瘀
主证:心胸疼痛呈放射性,胸胁闷滞憋满感,舌暗边尖有瘀点,脉弦细。
病机:气滞血瘀,心络受阻
因气机受阻,脉络不畅,血遂不流,形成气滞血瘀证。
诊断:胸痹心痛(心绞痛)
治则:开胸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川芎
⒊瘀血入络
主证:胸痛兼背痛,或胸痛已罢背痛不已,甚或伴臂痛、腰痛、腿痛,周身疼痛,饮食二便如常人,舌质或暗,脉弦或涩。
病机:瘀血停结,阻塞脉络。
证属气滞血瘀,心气不畅,现代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人是一整体,何况心主血脉,平时心跳是与血脉共舞的,其疼痛反映的部位虽然不一,但以心脉为主。
诊断:胸痹
方药:身痛逐瘀汤
川牛膝
⒋肝阳上亢
主证:胸痛,心烦,头痛眩晕,舌质红,脉多弦而数,多有高血压病史。
病机:肝阳上亢,心血瘀结。
本证多素患高血压病,临床表现肝阳上亢,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而肝阳偏亢,后期导致津液亏乏,津血凝炼,流动不畅,使心脉瘀结。
诊断:眩晕、心痛(高心病,极高危)
治则:凉肝育阴,潜阳散瘀而通心脉
方药:夏枯草汤加减
夏枯草
⒌痰湿壅盛
主证:心胸疼痛,满闷较重,脘腹不舒,痰多易吐,舌苔白腻,脉弦或缓。
病机:脾虚聚痰,阻塞心络
本证多属体肥形实,湿多困脾,聚液成痰窜经走络,阻塞脉道之证。
诊断:胸痹(多兼高脂血症)
治则:燥湿祛痰,开胸通络
方药:陈平汤加味
苍术
⒍痰热内阻
主证:体胖形实,胸痛憋满,痰粘气促,心中懊憹,舌苔黄,脉滑实。
病机:痰热壅盛,阻遏心络
本证属痰浊内热,上扰神明,甚则阻塞心络。
诊断:胸痹心痛(多兼断头性高血压症或高脂血症)
治则:豁痰开结,宣痹通络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瓜蒌
⒎寒邪乘心
主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畏寒胸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缓。
病机:寒凝血瘀,心络阻滞
本证属因寒凝引起的气滞血瘀证,多素体阳虚或久病体弱而导致血脉运行不畅,阻滞心络。
诊断:厥心痛(心绞痛)
治则:温经祛寒,理气止痛,活血通络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宽胸汤加减
枳实
二、虚证类
⒈阴虚火旺
主证:胸间灼热而痛,五心烦热,咽干口渴,舌质红,脉弦细数。多合并糖尿病。
病机:阴虚火旺、营血暗耗、心络不通
精神刺激或长期郁怒,心气郁结,日久化火,消灼肺胃之阴致肺燥胃热;肾阴亏耗,木少滋养,而导致阴亏火旺之证。
诊断:真心痛、消渴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地骨皮五参汤为主
地骨皮60~
⒉心肾阴虚
主证:心痛多发于夜,心悸不安,腰痛膝软,舌质红,脉细数,多合并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心动过速者。
病机:心肾阴虚,心血瘀阻
素体阴虚或耗精夺液而肾亏,阴精不能上乘,导致心肾虚证。
诊断:胸痹心痛、惊悸
治则:滋阴养心,活血通络
方药:天王补心丹化裁
二冬
⒊阴阳两虚
主证:胸间不畅,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少气自汗,脉结、代。
病机:阴阳两虚,气血不继
气血两亏,血行不畅,心气不续,迁延时日而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证。
诊断:惊悸、怔忡(心律不齐)
治则:调补阴阳,益气养血
方药:炙甘草汤
炙甘草
⒋心脾两虚
主证:胸中隐痛,气短神疲,怔忡健忘,劳乏便溏,脉细缓或结代。
病机:脾虚气弱,心血不足
素有情志不遂,思虑伤脾之因,加之年老气血不充而致脾气衰退,心营不足的心脾两虚证。
诊断:胸痹
治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药:归脾汤加味
黄芪
⒌气血虚寒
主证:年高体弱,心胸痛遇劳则发,甚者行动则犯,心悸、气短、脉细而迟。
病机:气血虚寒,心阳不振
本型属于病程较久或年老气血虚弱,阳气不能遍运,血行不畅,心络瘀滞的本虚标实之证,古人认为“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血虚则百脉失养,而致新血不生,瘀血阻滞,临床屡见稍动则发心痛。
诊断:胸痹
治则:大补气血,温助心阳
方药:十全大补汤
生晒参
⒍脾胃气虚
主证:胸闷隐痛,面白语怯,饮食少思,精神不振,多卧肢乏,舌质淡嫩,脉较细缓。
病机:脾胃气弱,君相乏力。
脾者,后天之本,肺者,气之本。脾胃一虚,肺气先弱,相辅之力薄则君位震摇,而面部少华,语低多卧,精神不振;营卫无所滋养,因脾主四肢,故多乏力。
诊断:胸痹
治则:益气健脾,滋养肺心。
方药:四君子汤
生晒参
按:脾胃为后天之本,参术苓草,虽然甘温而不燥不热,从容和缓,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补中宫土气,达于上下四旁,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四君子因能益气健脾,则能使运化生化功能得到加强恢复,把精微化生为气,还可转化为血,故一切虚证皆以此方为主。
⒎中气虚弱
主证:胸闷隐痛,短气似喘,年高气弱,病程较长,懒惰倦怠,语言轻微,表情淡漠,肌肤松软,体力疲乏,四肢无力,食量减少;夜晚不欲睡,白昼目欲闭,如有干扰,浮烦不己,大便溏干无时,舌淡苔薄,脉虚软无力,如似长期打斗瘫软在地,或一派霜打落汤之象。
病机:仓稟不足,中气软弱
本证多由于年高虚损,病程较长,整体功能衰退,尤以中气不足而四旁少力,阳气内陷所致。
诊断:胸痹
治则: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
⒏宗气不足
主证:胸闷,胸痛引胁,气短,善太息,动则加重,脉沉迟,微弱或参伍不调。
病机:宗气不足,心脉失养
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气和脾胃消化而来之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它形成于肺,藏于胸中,具有助肺脏以行呼吸和贯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在病变情况下,宗气不足可以引起血脉凝滞的病变,所以《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因此在临床上治疗应以调补宗气为先,使气充血流行快利血滞自解或病症减轻而痊愈。
诊断:胸痹
治则:补益心肺、贯盈心脉
方药:益气升降汤
黄芪
总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从中医角度来看不是一个单纯而孤立的情况,古人有“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说法。这一理论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在诊断上是从外察内,由表及里去分析冠心病的主因,进而辨证治疗,立法分型是根据其异法方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