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阅读《皇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学典籍,未尝不慨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如此璀璨的祖国医学文化,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世界医学之林中的奇葩。以其富含科学性的生命力,为历代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贡献。在西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以其辨证的哲理,人文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人民健康,国家建设保驾护航。
一、培养读书兴趣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奠定了中医基本理论,而《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标志着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形成。继承祖国医学,就要学好这些经典著作。而这些经典著作年代久远,且“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学好这些典籍,必须培养起读书兴趣。怎样才能产生读书兴趣呢?我体会:1.作为临床医生,首先要体会到她的疗效,读书有用,临床能使用,效果好,而且常常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感受到经典的魅力。2.责任感,我们这一代、主要是你们年青一代,肩负着学习、继承,发扬光大我们祖国医学的艰巨而光荣任务,现在,中医学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时不我待。因此一定要学好经典,为我们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怀抱远大志向,立足临床工作,这就有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并且读经典我们不仅学到临床实用有效的方药,体会到经典的疗效、魅力,而且可以启迪心慧,开拓思路,使我们在临证时多一些辨证思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二、发扬经典精神,完善知识结构。
学经典的目的是用以指导临床,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经典理论,提高临床能力。读中医经典著作最受感动的是其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博,天文、地理、人事无所不包。除了对人体本身生命和疾病现象的研究外,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用以阐释生命运动规律,特别是当时的哲学成就,直接用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当中,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我觉得学习经典著作一方面要学习他的具体的基本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学习经典精神——“有容乃大”,充分吸收和利用同时代其他学科先进的理论与技术,用经典的精神规范我们对当前医学科学总的认识,建立起与经典理论博大精深相和谐的知识结构。中医和西医,虽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同,但是,都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的认识,具有同一的认识和研究对象,因此有着共同的客观基础,应该说将来终究会在这共同的基础之上达成共识、互相结合,更全面、更客观的揭示人类生命现象本质和疾病规律。做为临床医生,在读经典、继承祖国医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临证时有两点宜加注意。
1.具有时代特征的治疗观
在临床上患者对一个医生的要求并没有中医西医之分,而是要求医生以当代最有效的手段、措施,作出诊断、估计病情、判断预后;以最经济的方法解除痛苦、恢复健康,这也是经典理论所要求的。把现代医学的一些先进的诊断、治疗方法融入到中医经典理论框架之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们现在讲读经典,用经典,但是面对临床我们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的东西,不管是诊断、预后方面,还是治疗药物,需要全面的知识结构,综合考虑。
2.参合古今判断预后
在临床上每天都能听到患者向我们询问病情、了解预后、关心转归的问题,对此我们中医经典理论有着极生命造化之理,不可言传之妙,通过神气、脉象、色泽、形体的观察就能准确的作出判断,比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脉“大则病进”;“脉无胃气亦死”;“形气相得(人体之体形与正气相一致,如气盛型盛、气虚型弱。),谓之可治;色泽以浮(颜色润泽而鲜明,象征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谓之易已;脉从四时(就是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治疗。)。形气相失(形气不相称,如形盛气衰、气盛形衰。),谓不可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查四难,以明告之”(《素问·玉机真脏论》)。这些论述义理玄奥,幽深难及。如何“以明告之”,怎样告诉患者,包括医生自己。以中医经典的解释做到这一点比较难,亦须借助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和方法。比如一个胃脘痛的患者,从神气、脉象、色泽、形体的变化不能判断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还是胃癌,他们的预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又比如消化病门诊经常遇到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见于老年、体弱多病、或者并发于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疾病本身特征性表现。其中有的是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中医有真心痛的描述“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我们也都熟悉后世王肯堂对胃痛和心痛也进行过鉴别,“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虞抟也有“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的论断,但仅此很难将二者区别开。必须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心血管造影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延误病情,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医生面对患者当多思、多虑,不应有一丝懈怠。
中医经典理论对一个医生知识结构的要求是“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以此共勉,做一个称职的医生。
郭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