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案(胃痛)

发布时间:2018-04-23 14:06:32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患者孟某某,男,34岁,汉族,干部,已婚。初诊日期:2006年7月3日。

主诉:间断胃脘疼痛2年,加重1周。

现病史:2年来常因饮食失宜、劳累、受寒等诱发胃脘疼痛,一般为空腹疼痛,进餐可减轻或缓解,每发则服西药治疗(所用药物不详),服药后可缓解,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1周来因工作紧张,又出现胃脘疼痛,服西药效果不理想。改求中医治疗。现在症:胃脘疼痛,每到进餐前即疼痛,餐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有时后夜痛醒,因疼痛而影响睡眠,遇寒痛甚,得温痛减,腹部喜温喜按。舌质暗红,舌苔薄微黄,脉弦。

查体:上腹压痛。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HP:(+)。

病因病机分析:患者胃痛时间已久,久痛多虚,且患者表现为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或消失,此为中气亏虚的表现。后夜为甲子夜半,少阳始生之时,阳虚不能与阴争,阴寒凝滞故痛。中焦虚寒所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腹部喜温喜按。舌质暗为久痛入络。脉弦为土虚木乘,肝胃不和的表现。

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中焦虚寒。

西医诊断: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⑵胆汁反流性胃炎。

治则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三片,大枣5枚,生山药15g,阿胶10g,延胡索10g,川楝子6g,白芨10g,乌贼骨10g,煅瓦楞子30g,木香6g。4付。

西医治疗:胶体果胶铋100mgqid,阿莫西林0.5gtid,替硝唑0.5gqd。胶体果胶铋服1月,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服1周。

二诊:2006年7月7日。

服上方后,仍胃脘疼痛,虽略为减轻但不明显。痰瘀阻滞,胃气不畅。和胃化痰,理气活血,通络止痛。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6g,延胡索10g,川楝子6g,乌药6g,百合15g,丹参15g,檀香6g,吴茱萸3g,黄连6g,五灵脂10g,蒲黄10g,没药6g。5付。

三诊:2006年7月12日。

胃痛明显减轻。痰瘀渐化。继服上方。5付。

四诊:2006年7月17日。

胃痛消失。胃络痰瘀已化,胃气调畅。上方去没药,加白术10g,党参15g。10付。

按语及体会:本例初诊辨证不细,认证不准,把“空腹痛甚,得食痛减为虚”作为了主要的辨证依据,而没有对舌脉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陷入了经验性套路之中,治疗效果不好。二诊时再看舌质,暗红、坚敛苍老而不细嫩。脉弦而沉兼有滑象。故从痰瘀论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由此可以体会到舌脉的变化一般比自觉症状更具辨证意义。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空腹痛甚、餐后痛缓者,采用温中健脾的方法不效,改用和胃化痰,理气活血,通络止痛而取效者。另外也体会到确实“久痛入络”,久痛必有顽痰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