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病案(烧心)

发布时间:2018-04-20 15:08:09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患者张某某,女,58岁,汉族,退休,已婚。初诊日期2006年11月6日。

主诉:间断烧心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伴吞咽不顺。在某医院查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服药1月余,症状缓解,停药后随即复发。服前药,加H2受体拮抗剂,烧心可缓解,但不能停药,一天不服药即烧心难忍。现主症:烧心,吞酸,口苦,口水多,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感,上腹不适,心下痞满,胸胁胀闷不舒,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腻微黄,脉弦滑。

既往史:心脏病病史5年。

体征:上腹压痛。

辅助检查:查胃镜:轻度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浅表性胃炎。

病因病机分析:肝郁气滞则胸胁胀闷不舒;横逆犯胃,肝胃郁热则烧心、吞酸、口苦、上腹不适;胃气失和降则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感,心下痞满;胃气不降、浊气上逆则口水多;肝气乘脾则腹胀便溏;舌苔薄腻微黄,脉弦滑,皆为肝木克土,脾胃升降功能失调的表现。

中医诊断:烧心。辨证: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⑴反流性食管炎;⑵食管裂孔疝;⑶浅表性胃炎。

治则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四逆散、二陈汤合左金丸加减。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吴茱萸3g,黄连6g,煅瓦楞子30g,海螵蛸10g,代赭石18g,旋覆花10g,鸡内金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

西医治疗:开始服中药时配合西药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逐渐减量。

二诊:2006年11月13日

症状减轻,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其他诸症减轻。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仍肝气不舒,但胃有下降之势。上方加苍术10g,厚朴10g。

三诊:2006年11月24日

西药用量继续减少,但尚不能完全停用,一般H2受体拮抗剂即可有效控制症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湿热减退,肝气渐舒畅,胃气亦趋和降。上方苍术、厚朴各6g。

四诊:2006年12月15日

现已完全停用西药,单纯中药可满意控制烧心、吞酸等症状。舌苔薄白,脉弦细。查胃镜,食管黏膜未见异常,轻度浅表性胃炎。继续以疏肝和胃为法调理,以巩固疗效。

按语及体会:《四明心法.吞酸》说:“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胀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可知烧心吞酸,虽分寒热两端,然总是肝气所致,其病位在胃,其病源在肝,所以烧心应以治肝为根本。左金丸是治疗肝胃郁热烧心吞酸之主方,黄连为君,实则泻子之,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辛开苦降,宣展气机。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寒热的多少调整二者的用量。常与四逆散配伍,以疏肝理气。如果效果不理想,可参以苦温燥湿之品。

食管裂孔疝加重胃食管反流,本例患者在服药后,食管裂孔疝也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