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孙某某,男,75岁,汉族,干部,已婚。初诊日期:2006年12月18日.
主诉:腹胀2月,加重12天。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未呕吐,自行口服中药等治疗,胀痛未缓解,就诊于我院外一科,诊断为“肠梗阻”,予以胃肠减压、灌肠、抗炎补液治疗后好转出院。1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腹部胀痛,伴腰痛,纳差,有排便,就诊于某省级医院,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予以禁食,抗炎、补液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建议其剖腹探查,患者及家属为求保守治疗,遂转入我院,收入我病区。现主症:腹胀,无排气,服用泻药后便稀,日7-8次,纳差,乏力,小便不畅。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5年,自行服用消心痛、硝苯地平、胺碘酮等药物控制,病情稳定;前列腺增生病史3年,服用特拉唑嗪等药物治疗,目前病情平稳;便秘病史2年,服用麻仁滋脾丸可缓解;1年前患脑梗塞遗留双下肢乏力。
体征:腹部膨隆,无胃型,可见肠蠕动波,右下腹、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叩鼓音,闻及高调肠鸣音、气过水声。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
辅助检查:腹部平片:可见多个小肠液气平面,考虑肠梗阻。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红细胞3.45*10^12/L,血红蛋白107g/L;血沉32mm/h;肾功能:尿酸79.00umol/L,血β2微球蛋白4.30μg/ml;肝功能:总胆红素20.1umol/L,直接胆红素7.2umol/L,总蛋白52g/L,白蛋白28g/L,谷氨酰肽酶68.0U/L;电解质:钠134.7mmol/L。
病因病机分析:患者老年男性,长期脉结代,脏气衰微,气机郁结,腑气不通畅,三焦水道不利,胃失通降,肠道传导失司,糟粕与水饮互结,停滞不行,故见腹部胀痛,大便不通;脾胃虚弱,运化腐熟失职,故见纳差;脾不升清,故见乏力;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畅。其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皆气虚血热之象。
中医诊断:肠结。辨证:⑴饮热互结,肠腑不通;⑵气阴两虚。
西医诊断:⑴不全性肠梗阻;⑵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⑶脑梗塞后遗症;(4)高血压病I级。
治则治法:通腹逐饮,补气养阴,凉血清热。
方药:己椒苈黄丸加味。薏米15g,党参15g,焦三仙30g,椒目6g,大黄6g(后下),片姜黄10g,大腹皮15g,太子参18g,防己10g,赤芍10g,牡丹皮10g,葶苈子15g,鸡内金10g,白芍30g。3剂。
西医治疗: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二诊:2006年12月21日.患者诉腹胀略减轻,排气6次,稀水样便2次,乏力、小便不畅减轻,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水饮渐化,腑气稍得通畅。效不更方,上方继服。
三诊:2006年12月23日.腹胀减轻,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久病入络,经脉瘀滞。上方加黄芪30g、皂角刺30g、烫穿山甲10g、延胡索10g、川楝子6g、焦山楂15g,补气化瘀通络。
四诊:2006年12月29日.
腹胀减轻,仍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查X腹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腑气渐已通畅,仍脾胃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化瘀通腑。药用: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木香6g,砂仁6g,白芍15g,防己10g,片姜黄10g,木香6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黄连3g,椒目6g,大黄3g(后下),太子参18g,牡丹皮10g,厚朴10g,葶苈子15g,黄芩6g。
按语及体会:该患者素体虚弱,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脏器衰微,曾于省级医院消化外科住院20余天,未得缓解,建议手术剖腹探察,转求我处中医治疗。本例抓住口舌干燥、腹满、肠间漉漉有声主要症状而应用己椒苈黄丸加味治疗。在《金匮要略》中己椒苈黄丸主治: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之症,水饮与糟粕互结阻于肠道,腑气不通,而腹胀肠鸣、漉漉有声,方中防己和椒目逐水、大黄通便、葶苈子泻肺逐饮而通肠腑;根据辨证佐以清热凉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