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保金,男, 61岁。 2016年10月26日初诊
舌脉:脉沉偶不齐,舌淡红苔薄白。
主诉:心慌1个月,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不适,10月9日至我院体检查心电 图示:频发室早,自觉早搏白天多,当时未行相关治疗,近5日心慌胸闷加重,故今日求诊于刘老师门诊。刻症:心慌,偶有胃拘紧感,平均每年发作1~2次体力可,偶尔胸闷长出气,寐可,大便日一行,不成形,粘滞,很少大便干,小便黄,易口腔溃疡。脉沉偶不齐,舌淡红苔薄白。查体:血压130-140/80-90mmHg,心搏68次/分。现服药:辛伐他汀:1片 1/日;阿司匹林:1片 1/日。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口服倍博特(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片5mg)1片 1/日×3年。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西医诊断:
1、心律失常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中医诊断:心悸
辨 证:湿热中阻证
治 则:理气畅中、清热利湿
方 药:小柴胡汤、三仁汤、六一散、平胃散加减
柴 胡10g 党 参10g 黄 连10g 黄 芩6g
清半夏 6g 车前子20g 玉米须30g 淡竹叶10g
百 合30g 陈 皮10g 厚朴花15g 炒杏仁10g
滑 石18g 甘 草 6g 石菖蒲20g 炒苍术3g
海螵蛸30g 娑罗子10g
水煎服,日一剂,共6付。
2016年11月03日二诊:患者诉药后口腔溃疡;忙时未觉早搏,早搏在上午及傍晚前多发,胸部未自觉任何不适症状;纳可,很少胃胀 打嗝;有口干,未加重;小便黄减轻,无泡沫,饮水多可缓解;大便日一行,粘滞,不成形;睡眠可。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动态心电图(2016年10月28日):窦性心律,平均心率64bpm最慢心率51bpm, 最快心率96bpm,总心搏数81072个,室性早搏:2183个,室上性早搏1个,10个阵发性成对室早,13个阵发性室性二联律,9个阵发性室性三联律。上方去:柴胡、厚朴花、杏仁、炒苍术、海螵蛸、娑罗子;加白茅根10g、鸡内金20g、连翘6g。免煎7付,开水冲服,日一剂。
2016年11月09日三诊:患者诉免煎中药效果不好,药后口腔溃疡去,无口干加重 喜食凉;昨天下午6点自觉早搏次数多;大便粘滞去小便偶有泡沫;体力可;脉沉 ,舌淡红薄白。在首诊方基础上:因口腔溃疡消失故去淡竹叶、滑石粉;加薏苡仁20g、绵萆薢10g、车前子加至30g以加强清热利湿之效,使热从小便去。7付 水煎服 日一剂
此后患者间断求诊于刘真老师处,至2017年01月18日第八诊时自诉已无明显心慌胸闷不适。1月16日复查动态心电图示:室早减至1600次(之前室早2180次), 心搏总数:85000次。
按语:本案以“心慌”为主症,中医诊断为“心悸”。患者为一老年男性,61岁,平素应酬多,饮酒多,嗜食肥甘厚味,再结合患者“大便粘滞,小便黄,口干,易生口疮”等症状,故其体质特点当辨为湿热体质。湿是阴邪,黏腻而阻滞气机。热为阳邪,伤阴又蒸湿化。湿热互结于中焦,脾胃中转失司,升降失调,上犯扰动心脉,故发为“心悸病”。本病本在于脾胃,标在于心,故治疗当从脾胃入手,分解湿热,湿去热随之而解,并调畅气机,此举契合刘老师“顾脾胃,调升降”的学术思想。
针对此例患者的病机特点,刘老师仿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之意遣药组方,方中小柴胡汤调畅气机,使少阳之枢机运转,三焦通畅,则邪有出路;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弃白蔻仁选平胃散燥湿、运脾、畅中;六一散合薏苡仁车前子、玉米须等渗下,使湿热从小便去。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夹湿则加芦根、滑石之流,渗湿于热下。”即避免湿、热互结。如此三焦分消,气机畅达,则诸症自除。后据患者复诊时湿、热比例之偏重,于滑石、生甘草车前子、薏苡仁、苦参、芦根、白茅根等淡渗之品灵活加减。值得一提的是患者脉缓(平均心率64bpm,属正常偏慢),苦参、黄连反而重用,体现了刘老师不寻常规,辨证施治的治病理念。患者几次复诊之后,24小时早搏数明显减少,辨证准确,治疗有效。
患者以“心慌”为主诉,但纵观全方,但见一两味药物宁心定悸,而且还用的是其兼有功效,全方看似不治心悸,却最终收获良效,究其原因,是抓住了该病的病机。《内经》言治病必求于本,患者心慌的出现实乃饮食失节,脾胃中伤,湿热中阻,气机不畅,进而上犯扰动心脉,病之标在心,本在脾胃,故在治疗上当避免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误,而应该抓主要矛盾,治其本,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