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时某某,女,44岁。2016年5月5日初诊。
舌脉:脉沉细,寸关略动,尺不足。舌淡红苔薄白。
主诉:早搏3-5年。
现病史:近半年无论是躺着还是直立多次感到心慌往上堵,。刻诊:心慌伴咽部紧束感,时有胸闷长出气。无烧心吐酸胃胀。不纳凉食,胃部喜热。大便一日一行,偶有偏干。寐可。末次月经4月26日,提前7-10天,带经3-4天,经期大便稀。
既往史:发现“早搏”3-5年未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年,近二到三年未服药。子宫肌瘤2年。乳腺增生。
西医诊断:早搏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脾胃气虚,升降失常。
治法:补脾益胃,调节升降。
方药: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党参6克 麦冬10克 娑罗子10克 白及10克
鸡内金15克 山药15克 百合30克 黄连6克
高良姜5克 半夏6克 黄芩3克 茯苓10克
仙鹤草30克 海螵蛸15克 白术10克 甘草6克
7付 水煎服 日一剂
2016年5月12日二诊:患者平静时脉搏最快到90,稍活动100.腰疼。药后无口干、胃胀烧心。咽部紧束感减轻。大便正常,一日一行。纳食增多。寐可。脉沉细,寸关略动,尺不足。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加减:党参加至10克 鸡内金加至20克 白术加至15克 另加五味子10克 去海螵蛸 6付 水煎服
2016年5月19日三诊:患者心慌时做,活动时偶有早搏。大便偶尔偏干,一日一行。胸闷腹胀减,一周内发作两次。5月19日月经,经期便溏。纳食增。药后无口干。血压100/70mmHg。脉沉细弱略小滑。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加减:党参加至20克 另加黄芪20克 另加炙甘草6克 另加火麻仁15克去生甘草 6付 水煎服
按语:患者主诉是早搏,然其患者自述并未做检查,而是自觉心跳时有气从胸咽往上堵,同时伴有颈部紧束感。脉寸关略动说明上焦有热;胸闷长出气说明气机不畅,胸前憋闷;胃喜热怕凉。总体看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常,湿浊内生,湿浊蕴而化热扰于心则心慌。兼有脾虚胃寒。故此证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痰浊内阻导致的心悸,主以半夏泻心汤清上热,温下寒,对于胃溃疡等病有保护胃黏膜,调节胃液分泌,调节胃肠运动的功能。药物辛开者半夏为君化痰和胃,降逆消痞;高良姜重于温胃散寒,干姜重于补阳;炮姜重于温中散寒,高良姜更有针对性。苦降者黄连,黄芩清热和胃。甘调者党参,甘草补脾胃之虚。白及和海螵蛸修复溃疡,使胃肠粘膜生长。仙鹤草收敛止血,对于月经提前来有很好的疗效。由于溃疡多年,脾胃失职,气血生化不足致心悸,头晕,故用四君子汤补脾胃之气。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的第一方,中焦虚弱,升降失常,痰饮自生,湿浊中阻。临证时不能单单认为只治疗痞证,从整体角度看气机升降问题。朱丹溪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刘真老师在治疗心病上很重视脾胃,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调中央以通达四旁。脾胃受伤,湿浊、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会侵入其它脏腑,而这些病理产物的形成是由于气机不调所导致的。
患者二诊稍活动脉搏偏快,寸脉略动说明心肺之气易浮动,易外散,故党参加量补气,五味子敛气。《神农本草经》云“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生山谷。”又治劳伤腰疼,病机仍为脾胃气虚。鸡内金甘平,消食和胃。白术甘苦温,益气健脾。海螵蛸介类质重入下焦肝肾,药未达病所故去之。
患者三诊心慌时做,经期便溏说明脾气虚。药后无口干故可加量党参,黄芪。炙甘草偏于补脾益气,生甘草偏于缓急止痛。大便干难行加火麻仁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