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扶正祛邪,和解少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案

发布时间:2014-06-10 08:00:37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肺心病气血亏虚 痰邪郁伏证,治以扶正祛邪,和解少阳

李某,女性,78岁,咳喘气短20年,加重2个月,重甚1周。

初诊:(201288日)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约20年。咳嗽喘息间断发作,每因遇寒及感冒咳嗽喘息发作,且逐年加重,每次治疗难度亦逐年增加,渐出现稍活动即气短喘息症状。曾至省二院诊治,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1型呼衰”,予以相应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平素已无太多体力劳动。2个月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稍动则喘息气短,张口抬肩,夜间不能平卧。自行口服止咳化痰糖浆、氨茶碱片、复方丹参滴丸等症状无明显减轻。最近1周因外感后病情明显加重。为求中医治疗而就诊。刻下症: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不能平卧,胸胁满闷,双上肢憋胀感,双下肢自感烦乱无处安放,略有浮肿,倦怠少言,恶心欲吐,纳欠佳,寐欠安,二便调。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弦。血压:115/6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13年。西医诊断: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诊断:喘证 气血亏虚 痰邪郁伏,治以扶正祛邪,和解少阳。应用八珍汤合小柴胡汤。处方如下: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半夏10g,黄芩10g,柴胡10g,水煎服,日1剂,5剂,水煎服,日一付。

 二诊(2012813日):服上方后,自觉咳喘有所好转,胸胁胀满症状减轻,进食有所好转,能够进行一般日常洗漱活动,患者精神较前好转,面色稍有红润。舌质淡暗、苔白微腻,脉沉弦。考虑辩证准确,方药有效,于上方中加入麦冬10g、五味子10g,葶苈子6g以组成葶苈生脉饮以助益气宣肺利水之功。减炙甘草为3 g以避其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水肿。处方如下: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半夏10g,黄芩10g,柴胡10g,麦冬10g、五味子10g,葶苈子6g.,7剂,水煎服,日一付。

三诊(2012820日):服上方后,咳嗽喘息气短较前明显减轻,胸胁满闷症状好转,双上肢憋胀感及双下肢烦乱浮肿症状亦减轻明显,活动耐量进一步提高。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弦。上方继服7剂。

四诊(2012827日):服上方后,咳嗽喘息气短症状进一步好转,胸胁满闷、双上肢憋胀感及双下肢烦乱浮肿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耐量提高,进食正常。面色较前红润,语声较前增高,舌暗淡,苔白腻,脉沉弦。血压:120/65 mmHg,脉率:72/分。上方加黄芪以益气扶正、促进元气恢复。处方如下: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人参10g,黄芪30 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半夏10g,黄芩10g,柴胡10g,麦冬10g、五味子10g,葶苈子6g.,10剂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的“肺胀”、“喘病”、“水肿”等范畴。喘病临证复杂多样,多难治愈。但分析喘证不外乎虚实两证。实证多因痰饮,瘀血伏于肺底膈间,每于外感或引起过敏的粉尖异味吸入而诱发。虚证多见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正气不足抗邪无力所致。在临床上多虚实夹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因此,治疗喘证必以涤除膈间痰饮瘀血与补益气血使正气充足并重。邢月朋老师多选择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合祛除伏邪的小柴胡汤加减使用。八珍汤源自《正体类要》,由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为补气方四君子汤和补血方四物汤的合方,有气血双补之效。配以小柴胡汤可斡旋表里、和解少阳、扶正达邪。方中柴胡气轻清、味芳香,透泄少阳之邪,疏泄气机之郁,用之可导邪外出;黄芩清泄少阳邪热;人参、甘草、大枣补脾益气,脾气运则可杜生痰之源,益气则可扶助正气、正气足则可御邪于外;半夏、生姜可化痰散饮。故小柴胡汤可通表里内外,调达升降,通达三焦,对正气不足而至外邪引动伏痰的喘证效果甚佳。故八珍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喘证有补虚但不壅滞,通而不损正气,临床应用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