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阵发性头晕、头重、头蒙)

发布时间:2022-07-26 09:19:57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韦小兵 男 46岁 个体果品批发商。主因阵发性头晕、头重、头蒙、欲吐半年于2010年8月15日初诊。患者于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头晕、头重、头蒙、欲吐,心烦,不思饮食,阵发性发作,时有失眠,无昏仆,无意识障碍,无胸痛咳嗽,病后在和平医院、省中医院多次就诊,具体诊治不详,经治疗病情依然,今前来就诊要求中医治疗。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记载。舌质淡红,舌体稍胖,舌苔厚腻稍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眩晕

辩证:痰湿蒙蔽清窍   治则:健脾化痰开窍   方药:三仁汤加减:

薏米30克    炒杏仁10克   白豆蔻15克   佩兰10克

藿香10克    云苓15克     泽泻30克     白术10克  

厚扑15克    枳实15克     半夏10克     龙骨30克

牡蛎30克    川牛膝10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五剂日三次空腹服用

    二诊:2010年8月20日药后病情明显好转,诸证减半,效不更方,原方七剂,以观疗效,瞩患者少食油腻、辛辣、甜食配合治疗。

    三诊:2010年8月28日药后诸证消失,一切如常,健脾化食丸(院自制药)5克,日三次,越鞠保和丸,一袋,日三次,空腹服用。追访一年未再复发。

【体会】:

眩晕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历代医籍论述颇多。《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指出“治痰为先”;《景岳全书·眩晕》强调“无虚不能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尽管本病临床常见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4类证型,但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当今社会,湿浊郁阻型眩晕则更多见。本例属湿浊郁阻,遏而化热,上蒙清窍则头晕,中阻脾胃则不思饮食,欲吐,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湿浊与痰浊相似,但其病性不尽相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针对湿浊郁阻之眩晕,应以三仁汤加泽泻汤、辅以芳香化湿药物等,芳香苦辛,轻宣淡渗,化湿涤浊,清气得升,浊邪得除,则眩晕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