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发布时间:2022-07-25 17:45:31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杨金栋 男 58岁 2010年7月14日初诊。头晕,心慌,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10余分钟,无汗出,发作是觉眼前雪花飘动。近几日,头皮酸痛,四肢乏力,神疲,双小腿发空,脚踝喜握,气短,活动后加重。舌质暗,苔白稍腻,脉浮大,重按无力。

辩证:中气不足,清阳不生。治法:补中益气,升举清阳。 处方:益气聪明汤加减:

黄芪20克      党参20克       葛根30克      蔓荆子15克

白芍15克      升麻6克        黄柏10克      羌活15克

川芎15克      丹参15克       甘草6克       炒栀子15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空腹服用。

复诊:2010年6月22日,头晕减轻,心悸好转,诉近几日胃中发凉,泛酸,上方加海蛸30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继服。后症状消失,未复诊。

【体会】:

《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