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之心血不足

发布时间:2022-07-25 11:30:47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汗证之心血不足证治以养血补心

张某某,性别:女,年龄:49岁。初诊:2019年4月24日。

间断汗出6月余,再发加重伴心慌、气短2小时。

初诊:患者缘于6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出,患者曾就诊于“单位医务室”,测血压“150/95mmHg“,经休息后汗出症状逐渐缓解。6个月以来,患者汗出症状间断发作,患者未予重视,未行进一步诊治。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自汗出,伴心慌、气短,肢体不自主颤抖,双下肢乏力,经休息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中西医结合系统诊治,就诊于我科门诊。

症见:自汗出,阵发性心慌、气短,肢体不自主颤抖,双下肢乏力,纳可,寐差,二便正常。

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

中医诊断:汗证

心血不足

中医治疗原则:养血补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药物组成:

太子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10g

当归10g       熟地黄15g     黄连10g    合欢皮10g

炒酸枣仁20g   川芎6g        知母 10g    甘草6g

浮小麦30g     百合20g       茜草10g    远志10g

龙骨20g       牡蛎20g         

7付,水冲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9年5月2日。

患者诉汗出较前减轻,时有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肢体不自主颤抖较前减轻,颈肩部不适,双下肢乏力,纳可,寐差,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按:《成方便读》有云:“夫心为生血之脏而藏神,劳则气散,阳气外张,而神不宁”。于慧卿主任医师常用此方治疗心脾气血不足导致的体虚多汗、心悸失眠;患者汗出,伴心悸、气短,由心脾气血两虚所致,治应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黄芪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当归、熟地补益精血。


上一篇:胸痹真心痛热毒痹阻证
下一篇:心悸病